亞洲企業看蘋果解鎖門:除了華為企業們不表態
2016-02-27 16:53:38 來源:鳳凰網科技 評論:0 點擊:
據路透報道,圍繞隱私問題,蘋果與美國政府劍拔弩張,這場爭斗引人注目,但至今為止與蘋果競爭的設備制造商卻保持沉默。大多的設備制造商來自亞洲,要知道,全球銷售的智能手機每10臺就有8臺來自亞洲,它們所處的法律、政治、安全環境是極為復雜的。
華為公開支持蘋果聯想小米三星LG低調應對
美國法院要求蘋果解鎖圣貝納迪諾槍擊案兇手的iPhone,蘋果CEO庫克強烈反對,針對此事,只有為華為公開表態支持蘋果。華為消費者業務集團CEO余承東在MWC上告訴記者:“我們在隱私方面投入了許多的資源,安全保護很關鍵。對于消費者來說隱私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余承東沒有明確表示華為碰到類似的事是否也會選擇同樣的立場。余承東稱:“政府向企業提出要求,有些事情我們是不能做的。”他認為解鎖加密的Andorid設備就是一個例子。余承東還表示:“對消費者來說這些事情很重要,它涉及到隱私保護。”
針對是否支持蘋果立場的問題,聯想CEO楊元慶拒絕表態,他只是說這個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應該認真考慮。楊元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今天事情發生在了蘋果身上,明天就可能出現在聯想移動手機上。必須認真考慮,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
三星、小米拒絕置評,路透社希望中興通訊發表評論,中興通訊沒有回應。
韓國LG電子稱公司對個人隱私和安全相當重視。LG是否與政府合作在產品中植入“后門”?政府是否要求LG解鎖智能手機?對此LG拒絕回答。
印度最大本土智能手機制造商Micromax的新聞發言人回復稱:“沒有人愿意成為調查的攔路石,沒有人想背負這樣的罵名。消費者的安全需要考慮,國家安全所面臨的真正威脅也需要顧及。”
監管機構開始感興趣
許多亞洲國家沒有制定隱私法,設備制造商無法利用法律來反抗執法部門的要求。
新加坡內政部新聞發言人說:“按照法律,執法機構可以要求個人或者機構提供信息,這是證據收集流程的一部分。” 印度電信監管機構的一位官員稱,機構可以要求科技企業提供個人用戶數據。印度尼西亞通信信息部門新聞發言人Ismail Cawidu說,印尼也是這樣規定的。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表示,如果沒有人向科技企業索取設備信息,他會感到驚訝。陳慶文還說:“只是沒有公開而已。你可以站在科技公司的角度想像一下,它們也很擔心輿論影響。如果科技企業向執法機構低頭認輸,用戶可能會恐慌,它們可能會棄用科技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Micromax認為這種事在印度司空見慣。Micromax新聞發言人表示:“對于執法機構的要求我們無法說不,每天都會有類似的要求。為了國家安全考慮,你必須予以配合。”
蘋果的反抗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一些市場的監管者可能會要求設備制造商授權他們獲取數據。新加坡Olswang Asia(專注于科技領域的法律事務所)經理羅伯·布拉彼(Rob Bratby)認為,監管設備是出于政治壓力考慮的,沒有證據顯示監管機構已經介入,但它們遲早會這樣做的。
相關熱詞搜索:視點·觀察 亞洲企業看蘋果解鎖門:除了華為企業們不表態 ZRSOFT 數碼 通信 互聯網 手機 業界 科技 媒體 資訊 IT新聞 言論平臺 卓軟 ZRSO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