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全球安全行業,為什么是以色列?
2016-02-20 19:45:28 來源: 明明知道 FreeBuf 評論:0 點擊:
2008年,時任PayPal總裁的斯科特·湯普森會見了一個聲稱能解決在線支付欺詐問題的以色列年輕人,聽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年輕人平靜地說:“我們的想法很簡單。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打擊欺詐的辦法就是在網絡上把這兩種人區分開來。”
這位年輕人來自一家以色列安全公司Fraud Sciences,公司致力于提供反欺詐檢測服務。
Fraud Sciences分析了湯普森提供的10萬個PayPal交易記錄作為“測試”,幾個月后他們交出了令人震驚的答卷:這家僅有五十人的以色列公司得到的分析結果竟比PayPal的精確17%!他們用了相對少的數據,卻更加準確地預測分辨出誰是好顧客或壞顧客。
后來廣為人知的事情是PayPal以1.69億美元收購了這家成立僅五年的以色列安全公司。
這僅僅是個開始,以色列安全行業的風帆剛剛揚起,硅谷會是下一個港灣嗎?
“彈丸之國”以色列領跑全球安全行業
有800萬人口的以色列,國土面積與我國湖南省差不多,作為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以色列素來逃不了“是非之地”的命運。然而,以色列還被譽為“中東硅谷”,目前以色列擁有超過300家網絡安全公司,更是締造了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安全產業規模。
以色列實力強大的網絡安全行業非三言兩語能夠概括的,我們先來看看幾組數據:
2014年以色列網絡安全企業的出口總值就達到60億美元,大約占去了全球網安市場的10%。
2015年,以色列安全行業呈現出雨后春筍般的增長勢頭,新成立的安全初創公司多達81家,安全行業規模更是較2014年增長了25%。
如果這樣還不足以說明以色列網絡安全公司的實力,我們再來看下他們在2015年的掘金之旅:
致力于培養網絡安全公司的以色列風投機構Team8在第一輪融資中就得到1800萬美元;
移動安全公司Skycure成立僅一個月,融資1100萬美元;
聚焦車聯網安全的初創企業Argus Cyber Security在B輪獲得2600萬美元融資;
主攻大數據與威脅情報的網絡入侵檢測公司Cybereason獲得了軟銀集團5000萬美元融資;
網絡安全公司Illusive networks三個月內完成A輪、B輪融資,總額達到2700萬美元。
全球“科技圣地”硅谷也不甘示弱,屢次拋出橄欖枝:
PayPal以傳言中的至少600萬美元收購成立僅一年的以色列網安公司CyActive;
黑莓則收下了以色列文件安全與數據版權管理初創公司WatchDox,傳聞價格為1到1.5億;
微軟收購了云安全服務商Adallom,而另一家安全公司Secure Islands則成為被微軟收購的第三家以色列安全公司,收購金額都上億、具體不詳。
為什么以色列安全公司得以嶄露頭角?
“猶太人最大的傳統就是不滿足,這對于政治來說或許不是好事,但對于科學來說絕對是好事。” ——以色列前總統西蒙·佩雷斯 |
2010年,由美國作家Dan Senior所著《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的經濟奇跡》一書漂洋過海,在中國風靡一時。書中認真回答了是什么讓以色列在戰爭陰影、自然資源短缺等等內憂外患中創造了如今的經濟奇跡。
這個自建立之日就面臨巨大生存壓力的國度,憑借民族號召力和與生俱來的冒險精神,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民,打造了一個多元的文化熔爐,更是創業者的家園。
有數據顯示,以色列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興企業總數超過全歐洲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興企業總和,甚至超過日本、韓國、中國和印度四國的總和。(2010年)
猶太民族一直被認為極具商業頭腦,而其與生俱來直率個性所形成的文化氛圍,加上強制兵役制度塑造的不屈與應變能力,都為以色列人在創業的道路上加分不少。
與韓國一樣,平時即戰時,以色列也實行了強制兵役制度,滿18歲的年輕人都要服役2-3年。而代號“8200” 的精英情報部門,是以色列為培養科技人才而成立,歸國防部管轄。這個組織每年選拔50-100青年精英應征加入,由于其的職能特殊性,被外界施以神秘色彩,總與美國NSA的職能相提并論。
而“8200”的神奇之處在于,它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情報部門,它為以色列輸出了大量包括CheckPoint、Imperva、Nice、Gilat、Waze、Trusteer以及Wix等等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合伙人和技術骨干。
下圖為來自8200的公司創始人或負責人:
解密以色列“8200部隊”
2014年曾獲得英特爾和彭博投資1000萬美元的以色列安全分析公司 Fortscale,CEO兼聯合創始人Idan Tendler也曾是“8200”特工,他撰文記敘了自己“從以色列“8200”到硅谷”的奇幻旅程。
據他描述:
“8200”是一個特殊的組織,它更像一家高科技的初創公司。從以色列全國的中學選拔出最具潛力的候選者,著重培養他們分析能力,以便在團隊中發揮潛力、做出快速判斷。只有最優秀的精英才會被選入這個“網絡安全小組。”
與其他在冰冷的內蓋夫沙漠進行的以色列軍事訓練不同,“8200”的培訓是在一間舒適溫暖的教室中進行的。18歲的年輕學員們在這里經過數月的學習之后,便可具備足以匹敵NSA的情報技術。
在緊張的訓練中,學員掌握了如何生產情報、利用最先進的SIGHT(信號情報技術)、先進的的數據挖掘技術并創造出高級技術。平日的訓練是嚴苛的,教官會提供上百個虛構的情報要求學員進行破譯。每次,都會有人很快解開難題:“有一場戰爭即將爆發” 。
Idan坦言,現在這些高中畢業沒上過大學或沒有任何專業經歷的年輕人(包括他自己在內)正運行著復雜的計算程序、經營著創業公司,他們發明了數據發掘和調查技術的最佳方法:
“我們學會的是質疑權威與挑戰傳統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實現不斷的提高。”
作為情報機構的“8200”保持著一貫的低調,以色列政府也從不就此公開發聲,只有極個別學員會在“畢業”之后會對其進行了公開談論。而與幾乎所有情報機構境遇相同,“8200”也曾身陷監控丑聞,隱私與安全的蹺蹺板始終難以平衡。
尾聲
2008年,當時的PayPal總裁斯科特·湯普森看了下地圖,發現以色列周圍的這些國家(首都):黎巴嫩(貝魯特)、敘利亞(大馬士革)、約旦(安曼)和埃及(開羅)……他甚至有些驚慌失措:
“我在這里買了一家公司嗎?我飛到了一個戰爭區!”
時隔七年之后,PayPal宣布將在以色列這一“戰爭區”建設研發中心。
任誰也無法預測未來這個強大的猶太小國會走向何方?但歷史與現實決定了以色列一定會在“戰爭與和平、痛苦與拯救、責任與放縱、沉默與吶喊、宗教與世俗…….”當中接受洗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