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于市,你身邊的那些安全隱患你都知道么?
2016-03-09 10:39:15 來源: 何妍 一斑 評論:0 點擊:
調查顯示,大約90%的信息安全威脅都出自于企業內部。當你以為防范外部黑客入侵是保障企業信息安全的關鍵時,殊不知內部員工一次無意識的失誤操作就輕而易舉的讓所有安全防線全線崩塌。究竟企業的內部都藏著哪些容易被忽視的安全隱患呢?且聽斑斑為您細細講述。
復印機里藏著的小秘密
小A是一名非IT企業的普通員工,最近他所在的公司里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公司簽訂了本年度最大的一筆業務,這筆業務金額之巨大使得老板終于痛下決心將原本陳舊的辦公設備全部煥然一新,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即將到來的豐厚利潤和先進智能的新設備的喜悅中時,一個晴天霹靂在霧霾的上空突然炸開了,合同終止了。
考驗各位讀者推理能力的時刻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本應順利推進的合作突然終止?是他?是她?還是它?
(斑斑畫外音:你猜啊…)
謎底其實很簡單,被淘汰下來的陳舊辦公設備里有一臺復印機,這臺堪稱企業元老的復印機復印過員工的考勤表、請假單、報銷單以及剛剛簽訂的合同。說到這里聰明的讀者們是不是就能自行補腦后面的場景了,一臺被放逐到二手電子市場的復印機,一只不懷好意取走復印機硬盤的手,一條泄露合同內容的消息,這一切造成了這個故事悲傷的結局——錢飛了。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讀者質疑斑斑說小A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非IT公司,可能存在對復印機設備認識不夠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像他們一樣。但實際情況是,連很多IT人都不知道,復印機里到底裝了什么東西。美國幾年前的一次調查顯示,該國77%的IT從業人員不知道復印機里裝有硬盤。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很多,企業可以通過培訓增強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定期清理復印機上的文件,當然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不配硬盤的低速復印機了,雖然犧牲了一些速度,但是在安全性上卻得到了最大保障。
永遠刪不干凈的數據
選中要刪除的文件夾——右鍵刪除
選中回收站——右鍵永久性刪除;
你是不是也覺得只要經過了上圖中這兩步處理后的數據就可以永久的和電腦 say byebye了?反正小B是這么認為的。
由于工作需要小B向公司申請了一臺新的筆記本電腦,要知道他現在用的筆記本電腦還是三年前剛入職時候公司的配備,根本就滿足不了當下的工作需求。把舊筆記本中該備份的備份,該刪除的刪除,該格式化的格式化,小B將一個近乎恢復出廠設備的筆記本交還給了公司,然后這個筆記本跟隨著眾多淘汰下來的辦公設備,例如:鼠標、鍵盤等一起進入了二手電子設備市場。
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天朝的數據恢復技術。右鍵刪除的操作對象僅僅是目標文件的指針而已,真正的文件還默默的存儲在你的電腦中;而格式化操作也不會影響原來的數據在扇區中的物理存在,只不過是讓你找不到了而已,想要恢復只需要經過數據恢復軟件的處理就可以了。
難道就沒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證刪除掉的數據會永久消失嗎?其實是有的。請專業人士清除數據算是最妥帖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像斑斑一樣又懶又迷糊還不愛花錢,還有一個簡單方法可行——覆蓋!將你想要刪除的數據通通同名覆蓋掉,徹底把原有數據從扇形區抹去。
遺失了的移動設備
你是不是也曾經為了使用方便而把公司的數據拷在移動設備中隨身攜帶?你是不是也曾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遺失過裝有重要信息的存儲介質?迷迷糊糊的小C最近就遇上了這樣的麻煩。
小C有一只隨身攜帶的U盤,這個U盤里裝有他所有的工作資料以及公司的一些內部信息。某一天這只U盤遺失了,不知是在上班的路上,吃飯的途中,還是藏在了公司或家里的某個角落,總之就是找不到了。
沒有外部黑客也沒有軟件病毒,一次疏忽大意的遺失就不可避免的為企業帶來了一次信息泄露。如果你還抱有一絲僥幸,認為這個U盤里的信息也許并沒有被別有用心人利用,但是那又能怎樣呢?要知道企業對真正機要信息的保密程度可是連1%泄露的可能性都會錙銖必較的。
如果你的迷糊癥已經到了晚期棄療的程度,那么斑斑就好心教你一招,讓你即使丟了U盤也不會給企業造成數據泄露,兩個字,加密!U盤自己本身是具有安全隱患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它仍是一種不可輕易替代的便捷存儲介質,保證U盤內部數據的最好辦法就是在文件傳輸的同時進行加密,如果不慎遺失U盤,那么拾遺者得到的也就只是一個壓縮包而已,并不會造成實質的數據泄露。
看完了以上的三個故事你是不是也在心里默默地檢討自己,重要文件復印之后有沒有及時清理復印機硬盤上的掃描版?電腦上不要的重要內容有沒有進行過真正的徹底清除?存儲重要信息的各種移動存儲介質有沒有小心翼翼的進行加密?要知道,這些看起來與黑客攻擊級別相差甚遠的內部安全隱患,才是企業安全防護中的重中之重。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企業信息安全從無小事一說,眼一黑,手一抖,安全世界就同我們say byebye了。
【編輯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