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開源框架創始人羅果:開源初衷是對思想的驗證(1)
2016-02-20 19:33:22 來源: 孫淑娟 51CTO 評論:0 點擊:
◆一些創新性的技術應用
SOA:Tiny的服務是一次開發到處使用,也就是一旦完成了服務的開發,你可以用RMI,WebService,Json,Xml等等,或者其他你想不到的方式進行服務調用。
服務水平擴展能力:在遵守Tiny開發規范的前提下,可以方便的進行接入和服務層的水平擴展。也就是說當你的處理能力不足的時候,只要加一臺機器就可以增加處理能力,而不必對現有運行的環境進行任何變化。
模塊化技術:Tiny模塊化的設計思想是全部都可以進行模塊化,也就是所有的文件都可以放在Jar包中,甚至連Jsp也可以放入Jar包。通過模塊化技術,我們可以方便的進行模塊分隔與復用。
自組裝技術:Tiny的自組裝設計思想是所有的模塊都可以做到加入即可用,去除就消失。也就是說,如果你用別人的一個組件,你只要通過Maven依賴它即可以;如果你不想用了,取消Maven依賴即可。這樣就會大大減少集成相關的工作量。
熱部署技術:關于熱部署的實踐有許多種,比如OSGI,但是不管哪一種,都有一定的強依賴性,或者說是侵入性。Tiny的熱部署實現機制則簡單的多,只要按照正常的方式來開發Jar包,并且配置一個Bundle聲明文件即可。實際應用當中,既可以按照Bundle機制運行,也可以按照普通Jar包來運行。
UIML技術:UIML也就是統一界面描述語言的意思。通過這一特性,再加上配套的可視化界面設計工具,就可以實現一次開發到處使用的界面開發目標。
AOP緩沖框架:可以有效剝離緩沖與業務代碼,可以透明的切換緩沖方案,大幅降低緩沖相關代碼編寫的開發與重構成本。
文檔生成框架:按照Tiny開發規范進行開發,許多的文檔都可以通過工具自動化生成。文檔與代碼不一致不再是問題,同時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文檔編寫時間。
5.目前TinyFramework使用情況如何?成功的應用案例可以和我們分享下嗎?
TinyFramework從初版出來,目前主要在公司內部進行推廣和應用。同時,已經有許多企業級和互聯網級產品基于Tiny開發,并在幾十家客戶中使用。產品開源以來,許多團隊或者企業在應用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建議和需求,有的甚至直接幫我們提交了Pull Request。一年以來,Tiny的社區環境越來越完善,期望在2015年,TinyFramework能夠在外部用戶數上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6.能否稍微介紹一下你們的開發團隊?你們平時都是怎樣進行溝通協作的?
TinyFramework的開發團隊由穩定的團隊成員組成。我也嘗試過招募一些愿意參與的愛好者,實際執行效果不太好,當然原因也是各方面的,我也非常理解沒有堅持下來的參與者。
團隊成員的溝通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團隊建設:上一年當中,大家一塊吃飯討論有20多次。吃飯的理由很多,比如家里添丁、技術晉級、產品獲獎等,當然最多的聚餐理由是由于出現嚴重Bug,或者有嚴重的設計缺陷、提交了影響開發的代碼等技術相關的理由。大家邊吃邊聊又提升了技術能力,同時也讓大家認識到這種類型的錯誤根由,保障下次不再出現類似問題。
◆GIT中的Issues:團隊有句口頭禪,嘴巴講的不算。不管是需求還是Bug,都要錄入到Issues當中,由各管理員統一進行協調管理。提出問題、批注問題、解決問題、跟蹤問題、關閉問題,都要在Issues當中進行管理。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交流,對于我們的團隊協作與和諧發展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互為補充。
7.你能否談談你對開源的理解以及國內開源技術和產品的看法?
這個問題有點大,就拿我以前寫的一篇博文中的內容來回答我對開源的理解。
關于收入的問題,如果期望開源能夠快速給自己帶來收入,絕大多數可能會失望。一般來說,一個開源產品,從開始,到發展,到能盈利,最后實現營收平衡,這是一個漫長及艱難的過程。
那開源不關心收入,為什么還要開源呢?我想可能有如下可能:
◆獲取精神上的滿足
比如,你做了一個好東西,但是前期賣不了錢,放在自己這里,沒有太多成就感。如果拿出來開源,讓大家可以使用,開發者會獲得一些成就感。
◆獲得社會的認可
通過開源,獲得相當的社會認可度,獲得與別人合作的機會,更可能贏得更好的發展或工作機會也說不定。
◆收集需求
一個人在那里做,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局限。即使你是超級牛人,通過給別人免費使用,別人給你提出各種意見和建議,可以幫你快速豐富和完善產品。
◆用戶測試
有時候,你做了個東東,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現在有許多用戶來使用,實際上在幫你做測試。
◆獲取用戶群
有時候,一個產品放在那里沒有什么價值,但是隨著用戶群越來越大,可能就有盈利的潛質了。同時也是對潛在用戶的培育,免費使用的人多了,可能就有愿意付費獲得更好的服務與產品或者定制開發的人了。
◆一種市場營銷手段
本來產品本身做的不錯,通過開源,獲得市場認可,提高知名度,為后續推廣奠定基礎;同時讓人們看到內部的實現,從黑盒變成白盒,讓人們放心的選擇。
當然也可能是其中的幾個或者全部。總之,開源是一個艱辛的選擇,需要長久的堅守,需要不急不燥的一份態度。
所以,開源是一種修行,你在這個階段中,可能是沒有成果的凡人,也可能是小有成就的佛子,更有可能是大有成就的尊者,甚至是至真至高的佛。
接下來回答國內開源技術和產品的看法:
實際上,開源項目的發展也是符合螺旋式的軌跡,整體來看,國內對開源的認識也在由拿來免費用的初級理解向更高級別的層次發展。從整體來看,國人開源的技術和產品相對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比如:僅僅是把代碼開放出來,沒有后續的社區建設,也沒有形成生態圈等各種局限。但是由于國內的開源產品基數大,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開源者和開源產品涌現出來,這也符合量變引起質變的客觀規律。Tiny框架與這些優秀開源產品相比,還比較稚嫩,還有非常大的差距,不過我們相信,只要能切實踐行我們團隊的格言“Think big, start small, scale fast!”,我們就一定會成為優秀的開源產品之一。
歡迎大家多關注我們的Tiny社區:http://bbs.tinygroup.org。有關Tiny的話題,歡迎加入QQ群:228977971。
【編輯推薦】
上一篇:在Ubuntu上配置高性能的HHVM環境(1)
下一篇:IT運維外包不是甩包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