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料库数据/孙祥/nba五佳球/足球直播哪个平台好 - cctv5今日现场直播

首頁 > 知識庫 > 正文

成長型敏捷性
2016-04-20 16:03:24   來源:Ben Linders ,譯者 杜琪   評論:0 點擊:

Andrea Tomasini將在2016年4月8日~9日舉辦的2016年度東歐敏捷會議上進行題為“停止規?;_始建設成長型敏捷性的組織”的報告。

Andrea Tomasini將在2016年4月8日~9日舉辦的2016年度東歐敏捷會議上進行題為“停止規?;_始建設成長型敏捷性的組織”的報告。InfoQ的記者就成長型敏捷性這一話題采訪了他。

InfoQ: 您能否描述“規?;摹泵艚菪允鞘裁矗坎皇鞘裁矗?/strong>

Tomasini: 我不想用“規?;眮硇稳菝艚菪?,或許應該用更好的敏捷性。原因在于“規?!边@個詞容易與工業制造相關聯:大規模種植植物、大規模生產以及所有可以跟裝配和構建相關的事情。我認為敏捷性的含義比裝配和構建要深刻。軟件開發和任何“生產”活動并沒有關系,軟件開發是一種具備創造性的、需要不斷解決問題的活動。

隨著聚焦于軟件交付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行業被規?;艚蓍_發瘟疫傳染。問問那些熟悉敏捷開發的人員,我們會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不過,我相信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同意如下看法:一個敏捷團隊的成功并不在于該團隊的“流程”、“工具”有多么先進,而在于團隊成員采用了有效的溝通方式。檢查調整要做的工作和如何展開工作是持續提升的核心內容。因此,如果我們僅僅專注于“規?;庇柧?、流程和工具而不關注觀念和文化,可以確定我們不會取得長期的成功、可持續的節奏以及人們的滿意和認同。

與“規?;毕啾?,我更愿意使用成長型修飾敏捷開發。因為進行敏捷開發的組織更像有機系統,而不是機械系統。如果文化決定了早餐的內容,我們也應該關注文化對敏捷開發的影響,需要把文化和觀念當作敏捷開發領域的“一等公民”。成長型敏捷開發意味著需要同時關注文化和實踐、工具。

InfoQ: 您會如何組建一個專注于價值的團隊,請您舉幾個例子?

Tomasini: 我認為一個組織通常由一系列結構和流程組成(成員互相協作的方法)。組織應該支持成員向美好的目標努力。

考慮下傳統的組織架構,例如分層結構或者矩陣結構,這種組織的目標是為了優化效率,意味著這些類型的組織一直都在力爭達到資源的最大利用率。自Frederik Winslow Taylor于1911年出版“科學管理條約”以來,這種策略在很多市場都有效,但是在2016年這種策略已經過時了。得益于全球化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過去10年中涌現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很多新興公司進入了一些之前很難進入的市場。這種變化是動態的,許多公司開始重新認識,而另外一些處于為生存而斗爭的境地。

我認為今天的市場需要的組織是那種能夠及時發現和推出用戶想要的產品,并保證很好的質量和很高的滿意度。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耽擱的代價比開發或生產產品的代價要高,因此組織需要變化。

一家支持價值傳遞、及時反饋市場需求的組織應該減少工作移交和協調的數量。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全棧和端到端的敏捷團隊,在組織層面也應該這么做。這種改變對現有的架構和權利影響很大,因為每件需要溝通、同步和溝通的改變都是為了找到更加專注和有價值的策略。

當我與各個組織的領導團隊溝通時,經常發現他們對于“什么有價值什么沒有價值?”這樣的問題認識不清楚。這是傳統組織中根深蒂固的問題——組織文化追求效率和規定,流程和工具的作用超過了人和交流的作用。針對市場的價值假設并沒有及時改變是這種企業級別的主要原因。

InfoQ:您傾向于權利下放,這種方法如何提高組織的敏捷性?

Tomasini: 下放權利可以獲得更好的敏捷性,因為組織的每個子機構都可以快速反應和獨立應變。成為一家敏捷組織的目標之一在于獲取更高層面的適應性和反脆弱性。

授權給團隊會鼓勵每個團隊專注和自組織。授權是一個非常難的過程,需要構建信任,以及轉移知識和能力。

InfoQ:關于組織如何培養自身的敏捷性,您有什么建議?

Tomasini: 把敏捷當作實現目標的方法而不是目標本身,當敏捷成為目標時,成員會有很多自我滿足的語言和運動。謹記改變一家組織是非常復雜的挑戰,這需要參考之前的經驗。公司應該抵擋下定義和給出實現的誘惑,因為這很少起作用。如果我們擁有充滿熱情的員工,應該讓他們在自己的節奏內工作,從上而下推動改變容易引起抗拒和不滿。

可能最重要的建議是:不要鐘情于示范型項目(pilot project)。幾乎所有的示范型項目都成功了!那些還沒有改變文化的公司,經常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將某一個團隊的成功過程中使用的流程和工具拷貝到公司的其他部分。這類決定關注了錯誤的地方,因此顯然不會成功。

InfoQ: 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可視化或者量化敏捷性?我們如何知道一個組織變得更具敏捷性了呢?

Tomasini: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已經有很多人試圖量化敏捷性,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抓住真實的意圖?;凇叭绻藗儾扇≌_的行動,公司就會變得敏捷”這一假設,在線上有一些估算接受敏捷實踐和規則的程度。還有一大批團隊效率模型用于幫助一些組織判別它們的新人、合作和專注于結果的層次。

我認為你不能量化敏捷性,這沒什么意義。另外,我們可以統計一些改變和這些改變是否產生了比過去更好的結果。

如果需要以一個衷心的建議作為結尾,那就是:不要把一個敏捷的組織和另一個做對比,不要將一個敏捷的組織和它的過去做對比。這些行為類似于愚蠢的臭老太婆追求虛榮心,最終會浪費很多本可用于改變的時間。如果人們能夠開心工作,并且充滿動力,那么他們也會非常有效率、創造性和專注力,因此也很有可能獲得偉大的結果。有一種可視化敏捷性的方法,你可以每天在辦公室走一圈,數數面帶笑容的人數,并且參與他們的談話,如果趨勢是向上的,那么你的組織就正在獲得敏捷性。

查看英文原文:Growing Agility


感謝俠天對本文的審校。

給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參與內容翻譯工作,請郵件至editors@cn.infoq.com。也歡迎大家通過新浪微博(@InfoQ@丁曉昀),微信(微信號:InfoQChina)關注我們。

相關熱詞搜索:growing agility 文化 & 方法 商業價值 反饋 自組織團隊 敏捷實施 協作 企業級敏捷 團隊工作 伸縮性敏捷 Scrum 業務 IT整合 持續改進 企業架構 敏捷

上一篇:優維科技創始人王津銀:如何實現運維價值的最大化
下一篇:為確保敏捷行為的實施而制定合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