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资料库数据/孙祥/nba五佳球/足球直播哪个平台好 - cctv5今日现场直播

首頁 > 知識庫 > 正文

14年的蛻變:從菜鳥到卡廠運維總架構師
2016-04-28 15:26:00   來源:來源:DBAplus社群   評論:0 點擊:

很高興和大家做這次在線的分享交流。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包括以下四個部分:運維歷程、運維體系、運維思想、從運維到放棄。希望能對運維的小伙伴有所啟發和收獲。

51CTO網+ 首屆中國APP創新評選大賽>>

嘉賓介紹

任明,中國卡廠技術委員會專家,信息總中心架構室負責人。高可用、問題、容量性能經理。運維架構師、布道師、企業講師。曾獲人民銀行科技發展一等獎。負責卡廠云平臺與運維平臺的建設。

熱愛純技術,從事過網絡協議開發、省級銀行數據大集中建設、卡廠二代系統建設、卡廠云計算系統建設,對運維技術與管理有十多年的深刻理解與掌握。

專注于數據中心架構、運維架構,云計算、自主開源以及DEVOPS在傳統企業的思考與實踐。

前言

大家好,我是任明。

很高興和大家做這次在線的分享交流。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 運維歷程
  • 運維體系
  • 運維思想
  • 從運維到放棄

希望能對運維的小伙伴有所啟發和收獲。

先放一張圖說明幾個數字: 

\

  • 交易量1億/日
  • 核心系統10年無故障
  • 核心系統五個9
  • 異地切換100秒
  • 10000個節點管理
  • 3000交易TPS

運維歷程

階段1:菜鳥呱呱叫(before 2006) 

\

階段特點:

  • 用啥學啥

需求:協議分析 圖形展現 組網

學習:使用fluke協議分析 tcp經典三卷 Java ccnp

需求:數據移植

學習:sql db2 jdbc infomix ds8000 shark b16

需求:系統部署 系統上線

學習:aix suse hacmp power/lpar shell ds8000 shark catalyst

需求:大小額、信貸系統、卡前置、支票影像

學習:sybase 、MQ 、cics tsm

為了實現一些明確的需求,而針對性的以自學為主的學習。基本什么監控、巡檢、備份、日常操作等均用shell+java編寫完成

  • 單兵作戰

由于沒幾個人、且都是新手,因此基本靠自己測試、實驗。

且當時運維學習資源、溝通方式較匱乏。

加班是常態、熬夜是正常。

  • 兩聯兩天

金融行業早一批的MA大牛黃埔軍校,現在銀行和很多集成商的專家和領導均出自那里。

  • 管理員時代

似乎沒有運維這一說法,系統管理員、網管。也試著弄過許多證書DB2 AIX cate、CCNP、OCP、系統分析師、RHCE等。

階段2:運維在路上(2007-2011) 

\ 

\

階段特點:

1.專業分工

企業大了、管理分工細化了后,則更專注于偏系統的運維和部分應用運維,雖然可以更精細、系統的了解的系統性知識,但是也會造成全面性的缺失。

2.ITIL

在接觸ITIL之前,一直認為是一個高大上的東西,也深深的學習了一把,考了master的認證。鬼子對方法的總結確實很精細,然而在許多傳統企業落地的時候,確成了對人員的流程管控/記錄工具,而和技術本身關系很弱。

例如:CMDB 交流過許多銀行、保險、證券、航空、制造、物流、電力、煙草等企業,從沒有認為cmdb做的成功的,可見一斑。問題在于大家在做的時候還是為了ITIL而ITIL,并沒有去從實際的需求出發,進行自動化、便捷性的考慮,沒有從運維消費場景出發。

我開始負責公司的問題管理流程(含對生產問題的技術質量控制)、高可用流程(演練、故障模擬、測試方法、應急三板斧)、容量性能管理(容量模型、容量活動)、災備技術方案等。

3.培訓講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代替朋友去做了一次企業培訓(AIX),便慢慢開始兼職做IT專業講師,為煙草、電力、銀行等進行一些培訓,主要為power aix db2 cics hacmp等。占用了機會所有業余時間,但是還是有收獲的:

  • 準備課件能力(PPT、組織邏輯)
  • 演講能力(反應、語言、表達)
  • 備課可以讓自己的學習更鞏固
  • money
  • 了解了許多企業的運維技術及運維方式

4.產品為王

傳統企業的運維大多是靠購買產品的,無論是備份(tsm/nbu)、監控(tivoli/patrol)、測試(loadrunner、qtp)、os、db、middleware等全是購買商業產品,除了一些日常簡單運維用用shell以外。

階段3:山雨欲來云滿樓(after 2011) 

\ 

\

當我正在感嘆傳統的IT運維陷入平臺期的時候,變化就這么巧然而至了。上面是我當時在12年寫的一個云計算的內部技術宣導材料。

階段特點: 

\

1.開源自主

公司開始了開源自主的技術路線,對于一個大公司來說,技術戰略的明確是非常有用的,這樣不會產生由于自下而上的使用開源產品時候帶來的質疑和反對。大膽的去選擇、測試、試點就可以進行推廣了。Bind、haproxy、mysql、jboss、redis、memcached、zabbix、openstack逐步替代了原有的產品為王。 

\

這是我們當時依據業界的熱門技術進行的技術雷達分析。

2.云計算

這幾年搞IT的不說自己玩過云計算都不好意思和同行交流了。確實因為云計算和devops、開源等再次指明我在技術道路的前行之路。

十年前交流時說自己是搞AIX的,覺得很高大上,現在必須說自己是玩云/x86的。 

\

回顧三年半前的這個文,看來也并沒有猜錯。

3.Devops

開發和運維各進一步,解決原有的部門墻和責任問題,通過平臺、機制優化、技能強化共同為應用、業務、市場的快速變化負責。我們也根據這樣的變化衍生了“托管”、“聯合運營”的開發運維模式。 

\

這是我們今年的校園招聘JD,已經明顯的偏devops技能了。

4.傳統+互聯網 

\ 

\ 

隨著互聯網企業對傳統企業的業務“彎道超車”,卡廠也大量增加了許多面向持卡人及商戶的2b 2c的應用。銀聯錢包、互聯網在線、營銷活動等業務直接帶來更多的無法用以往的經驗進行處理的問題。

因此各種學習、交流、測試、問題處理又開始成了工作的重心。

同時由于卡廠這條路在傳統金融行業走的比較徹底(開源自主),已經采用了大量的開源軟件在增量應用中

運維體系

1.運維技術框架

運維的道法術 

\ 

道:基礎的扎實學習很有用,在實際學習的使用,tcpip、算法、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原理等都是在實際使用時候才覺得很有用的東西。

術:基本的操作、命令、配置。

法:將測試、監控、容量、高可用、容災、安全、備份、自動化進行提煉、規范,進而平臺化,提升運維級別。

2.運維可用性 

\

運維的可用性從高可用、安全指標、性能容量指標、監控四個技術維度以及演練、應急三板斧兩個管理維度進行衡量。

高可用指標 

\ 

\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對環境、網絡、存儲、服務器、數據庫、中間件、應用、安全、數據、災備全層面的可用性指標梳理,解決每一個可能發生風險的技術單點。

容量性能指標 

\ 

\

監控 

\

安全 

\

演練 

\ 

\

通過演練的全盤規劃,可以看見我們幾乎每天都有多個實戰演練在進行。

應急三板斧 

\

確保值班人員能明確、快速的進行故障的處理。

3.運維平臺 

\ 

\ 

\

運維理解

1.懂業務

必須要懂業務,否則你連應用發布干什么你都不知道、除了問題你只會打電話、語句慢了你不知道影響什么、營銷來了不知所措、你只能原地踏步

2.不停抽象

不斷去總結、抽象自己的工作和思考方式,“為什么要這么做”、“能不能做的更好”、“別人再怎么做”、“能不能推廣到別的地方”、“能不能更快、更好”……

3.不增值就自動化掉

OS安裝、was安裝、應用安裝、重建、自恢復,等所有不增值的重復勞動盡量想辦法自動化。

換個維度解決問題比死磕有效一百倍!

4.聽說讀寫

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學技術重要,然而隨著年齡、經驗、圈子的變化,聽說讀寫也非常重要。

經常總結自己的經驗、經常學習新的東西、測試并寫出來。

經常與人交流,交換大家的技術和想法。

“從運維到放棄”

每一件事都一樣,精力時間的分配決定了前行的遠度。 

\

Q&A

Q1:請問你們開始上docker了嗎?

A1:還在試點,主要是前端的jboss apache haproxy 以及mysql用來替代cgroup。

Q2: 請問這個圖是什么意思? 

\

A2:這是每個月實戰演練的次數。

Q3:你們有沒有打算把自己的安全整合成安全云模式?你對這塊怎么看?有什么架構設計?

A3:安全這塊還是以產品為主,如ips、堡壘機、防病毒等。現在在增加的是host ips,類似于云盾的模塊,但是并沒有計劃在入口做一個安全云集群。

Q4:見過很多高大上的架構,可卻不知道怎么去實現。請問什么樣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去實現?

A4:其實這個問題問應用架構師更好,但是一般通用回答如下:一是大系統小做,確定層級、框架、數據同步,還可用接口等關鍵方案后,逐步分析拆解、設計。二是根據業務特點,如后臺、前臺、2b、2c開確定技術需求。最終你會發現同樣技術需求的應用系統在設計完成后是一致的。

Q5:請問對于搞IT的軟件開發的,35歲以后有合適的出路嗎?做云計算的項目,停留在開發的層面,不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合適。

A5:主要看你個人的發展了,你喜歡不喜歡開發。如果是則加強聽說讀寫和總結,經常與自己的上平下同事交流,與外部同行甚至跨行交流。如果不是那就轉產品、業務、市場、開發轉這些很有特效的。國內確實環境不好,尤其互聯網時代之后,前兩天去武大南大招聘,男孩子都是只愿意做開發的。因此后浪太多了,所以前浪們只好利用優勢和經驗,去慢慢布道后浪。

Q6:有把Oracle真做成云的嗎?

A6:云計算的開發很熱門,我們現在就很需要云計算開發和運維開發,專注做下去非常搶手的。不過oracle db2還做云干什么,有點悖論的感覺,除非量非常大,自主化需求頻繁。

【編輯推薦】

  1. 運維中性能優化的常見模式及趨勢
  2. 出色的學習能力,才是運維工程師唯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3. 騰訊互娛崔曉春:運維的下一站在哪里?從馬鐙說起
  4. 滴滴出行首席架構師李令輝:業務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架構的超前設計
  5. 優維科技創始人王津銀:如何實現運維價值的最大化
【責任編輯:私語琴聲 TEL:(010)68476606】

相關熱詞搜索:運維 架構師 ITIL

上一篇:VR熱播聯合創始人魏明:VR行業的使命是吸引大眾的關注和體驗
下一篇:Linux桌面發行版Debian安裝起來到底難不難

分享到: 收藏